今天言晓网小编整理了浙江高考理科生,女,想读法学,二本比较好的学校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浙江高考理科生,女,想读法学,二本比较好的学校有哪些
浙江高校法学实力一览
一、浙江高校法学研究的主体:杭州大学法律系——
浙江大学法学院
浙江大学法学院最早于1945年8月在老浙大成立。1999年8月,原杭州大学法律系、原杭州大学政治学系、原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原浙江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和德育部等9家单位合并成立新浙江大学法学院。其中,在公法、法理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
思想政治教育、人口与发展、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等特色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学院拥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11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有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JM)和“两课”教师硕士培养点。法学院现有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
2006年9月25日,台湾光华集团的尹衍梁先生和杨卫校长在浙江大学签署协议,彼此交换协议文本,根据协议,双方以"建设一所具有国际一流水准法学院",培养具有"法律专业典范、追求社会公义"素质的一流法律人为目标,光华教育基金会捐赠一亿元人民币建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并将院址设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美伦美奂的、历史上的之江大学原址。一所引进先进国家办院模式的全新法学院即将在浙大之江校区诞生。这不仅对于浙江大学的法学学科,而且对整个浙江大学的办学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可以预见,浙江大学法学院,将遽然突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可谓是浙大法学院的“光华时代”。
二、浙江省属高校法学研究的主要力量——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法学院
成立于2000年5月18日,由法律系、社会科学系和德育教育中心合并组建而成。法律系于1986年在
北京大学法律系对口援建下创办,起点较高,是宁波大学设立最早的八个系之一。
学院现有5个硕士学位点即民商法学、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学位点,另外与文学院共建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点。现有浙江省重点学科1个(民商法学),市级重点学科2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0人,其中课程讲座教授1人,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宪法学》、《经济法学》课程成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学院以民商法学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民商法学已成为学校、宁波市和浙江省三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硕士点是浙江省第一个民商法硕士点。
宁大法学院学生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活跃,善于创新。2000级法学专业本科生商聪聪同学是其代表,2003年分别在香港和里约热内卢参加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并获得联合国区域犯罪与预防研究所15万元港币的科研经费。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现在的浙商大法学院是在2001年6月由原杭州商学院法律系与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是目前省属高校规模最大的法学院,也是省内法律人才培养以及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拥有诉讼法学、民商法学、
国际法学、经济法学、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学术力量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如浙江中青年法学家罗文燕教授。
这是一个年轻的学院,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浙工大法学院起步较晚,现在的法学院2004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离后建立的。在成立后得到超常规发展,师资力量不断充实,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正朝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目标迈进。
学院目前拥有诉讼法学硕士点。在诉讼法学、刑法学的研究及学术水平在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诉讼法学科带头人、法学院院长张旭同志还担任省法学会副会长(全省只有浙大法学院院长、浙工大法学院院长 2 人)。
学院共有专业教师 28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8 人,讲师及助教 18 人,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 90% 。
浙工大法学院和
西南政法大学联系比较密切,该院充分利用西政的师资力量,培养研究生层次的人才。
目前省内高校具有法学类硕士点单位还有:
浙江师范大学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
社会学、民商法学)、浙江财经学院(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杭州师范学院(民商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浙江
林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计量学院 (经济法学)等。
三、浙江高校法学主要学者介绍:
胡建淼教授
1957年11月生于浙江慈溪市。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
哲学系,1986年考入
中国政法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90年10月任杭大法律系副主任,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次年10月任法律系主任,1995年任杭大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同年任命为杭大副校长,1996年兼任法学院院长,1998年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行政法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全国处领先地位。1995年12月,被中国法学会和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评选并授予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孙笑侠教授
1963年8月出生在浙江温州,1980年考入杭州大学法律系,1984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
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任教于杭州大学法律系,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任法律系主任,1999年7月起担任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持浙江大学法学院的筹建,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先后赴欧亚多国著名大学法学院访问或讲学。现从事法理学、公法学研究,任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兼法律系主任。2002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林来梵教授
1963年生,福建福州人,1983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赴日出国留学人员,留日约达8年,曾先后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大学东亚学院、立命馆大学法学院,于2001年10月被浙江大学作为海外人才引进,现任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法理与制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从事宪法学、比较法学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现任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等职,在我国法学界以及海外法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和学术地位。
附:近代以来浙江籍著名法学家一览:
一、清末“二沈”——历史的荣耀
以下两位是举国景慕的法界宗师,也是历史上浙江法学研究的荣耀。
沈家本(1840——1913)作为清末著名法学家、立法大家和法学教学家,出生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时期,而逝世时又正值辛亥革命后两年。他一生经历的七十多年时光,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非常时期。他出生在江南水乡的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同治四年(1865年)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自24岁始入刑部任职,“自此遂专心于法律之学”并历任天津知府、山西按察使、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职,毕生之精力献身于法律学。他精通旧律、学贯中西,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充任了晚清的修律大臣。他不畏权势、力排众议、锐意改革,对中国法律近代化和中国近代法学之兴起,起到了承前启后之作用,可谓是中国近现代法律的奠基者。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原籍浙江嘉兴。1875年1月2日生于江苏苏州。光绪甲辰(1904)进士,次年赴日本留学,学习政法。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伐的斗争。1935年主持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翌年主持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1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为著名的“七君子”之一。1941年代表救国会参加筹备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1956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沈钧儒先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周恩来总理赞誉他为“民主革命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榜样”。
二、史久镛------第一位出任国际法院院长的中国人
史久镛(1926~ )中国国际法学家。1926年10月9日生于浙江宁波。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国际法硕士学位,1951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国际法研究。回国后历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国际法研究员、
外交学院国际法副教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等职。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法律顾问、北京
外交学院兼职教授、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关于香港问题)中方代表处法律顾问、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香港法律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涉外经济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兼职教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等职。1994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著有《外交庇护》、《条约法讲演集》、《南极的法律问题》、《普遍优惠制度与国际贸易》、《香港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

杭州哪个二本的大学的法学好一点啊?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地址: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88071024
[简 介]1994年原杭州商学院法学院成立并开始招生,是浙江省内除浙江大学法律系外较早设立并招收、培养法律专业本科学生的高等院校。2001年6月,由原杭州商学院法学院与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现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在浙江省高校法学院(系)中,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是浙江省最具实力的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研究基地之一,在浙江省法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法学院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扩大和提升法学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术影响和地位。现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分别是民商法、诉讼法、国际法和经济法。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院成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培养单位。
师资队伍方面,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不同学科的中青年教师考博士、出国进修和出任访问学者,同时广泛吸收优秀人才。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6人,博士24人(5人在读),从耶鲁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或研究机构回国任教的有4人,有5位教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9位教授为浙江省人大立法专家库成员。
言晓网
法学二本院校
法学专业比较好的二本大学有:上海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北京警察学院、山西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辽宁警察学院、福建警察学院。
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
对法学专业的误区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认为毕业后能从事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职业。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法学院许多学生会选择进一步学学习,考取国内著名大学的法学专业研究生。大部分毕业生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银行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政法学院
以上,就是言晓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江高考理科生,女,想读法学,二本比较好的学校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