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

2024-05-28 17:00:34 | 言晓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1417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今天言晓网小编整理了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

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

450分能否上北京联合大学,要看具体的专业和招生形势。

如果你想报考文史类专业,450分的分数线可能可以满足录取要求;如果你想报考理工类专业,450分的分数线可能无法满足录取要求。同时,你还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所突出,才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北京联合大学的招生政策。根据学校的招生政策,本科招生采用的是“综合评价+专业分数”的录取方式。

其中,综合评价包括高考成绩、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专业分数则是指考生在所报专业的科目成绩。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不同,一般来说,理工类专业录取分数线较高,文史类专业录取分数线较低。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450分在北京联合大学的录取情况。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450分的分数线可以满足一些文史类专业的录取要求,但是对于理工类专业来说,450分的分数线较低,难以满足录取要求。因此,如果你想报考理工类专业,450分的分数可能无法满足录取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北京联合大学的招生形势。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各大高校的招生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本科高校,招生形势也不例外。

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该校,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如果你想报考北京联合大学,不仅需要达到该校的录取分数线,还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所突出,如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

知识拓展:

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是北京市属本科高校之一。该校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北京市机械学院,2005年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学校现有16个学院,开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的教育,涵盖了理、管、文、法、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

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

毕业后不愁就业问题,此优点。
缺点是:必须到定向地区服务一定的年限后,方可自由选择

高考定向生制度前世今生

毕业生分配日趋市场化,定向生制度已难保障向艰苦地区输送人才,降分录取规定多为不法人员利用,考生家长被索巨额钱财。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招生中,一些黑幕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关注。其中,利用定向指标向考生收费,是一个主要的牟利手段。

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定向就业招生制度以来,定向招生为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至今,在教育和就业市场化的背景下,定向就业招生制度的初衷逐渐旁落,“定向”面临蜕变为某些单位和个人牟利手段的危险。

定向招生向何处去,市场化的毕业生分配机制对计划色彩的招生制度提出了这个问题。

三年前,廊坊考生李阳(化名)进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本科学习,考分609,而当年高考当地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是620分。

得以降分录取的原因,是他得到了一个定向招生的指标。李阳的父母是廊坊市东方机械厂职工。东方厂前身是一家军工企业,后虽转产,但还保留有国防专业定向指标。

三年过去,李阳完全没有回廊坊的打算,他的选择方向是,或者在北京找工作,或者考研。

“工厂效益不好,回去也安排不了工作,以往有回去的,厂里那么多下岗工人,安排不过来。”李阳说。作为班上惟一的定向生,他并不觉得自己在就业时应被区别对待。

李阳的说法得到东方机械厂人事处一位负责人的证实,而更多定向生也面对同样的现实。

在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专业三年级的一个班,27名学生中有6名定向生,分别来自辽宁、湖北、江西、内蒙古等地。“没有人愿意回去。”辽宁辽阳的定向生小金说。

8月19日,河北廊坊市人事局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介绍,历年来,当地定向生90%以上未按协议就业。

“定向招生已经演变为一种照顾的理由。”上述主管毕业生分配的官员举了一个反例,在廊坊,类似地税局这样热门单位也有定向指标,这些指标被拿出去,供人上了大学,但毕业生回来后很难分进地税局。

定向生制度变迁

对于拥有定向指标的一些单位来说,指标成了单位职工子弟的特殊待遇,普通考生难以涉足。由于指标稀缺,导致非定向单位、地区的考生千方百计争取这些指标,黑中介就此介入,令招生过程弊端重重。

1989年,国家教委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暂行规定》,《规定》称,“为了保证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

其中,特指的艰苦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西藏、宁夏、云南等9省区,艰苦行业则包括国防军工、农业、林业、地质、气象、解放军等部门以及矿区、油田、劳改劳教场所等地点。各省区所属高校则可向老少边穷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定向。

而《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内容在此后产生深远影响:定向生录取一般与非定向生执行同一录取分数标准,但如不能完成生源计划,可在该定向院校录取分数线以下20分之内择优录取。

多年研究教育体制改革的学者、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肖学慧就此表示,定向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当时人才流动比较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定向招生规定出台之后,为部分艰苦、重要的行业、地区和单位输送了不少人才。

辽阳市庆阳化学工业公司人事处杨主任介绍,该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送定向生,以前回来的大部分成了单位领导和骨干。

但定向招生实施中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对于拥有定向指标的一些单位来说,指标成了单位职工子弟的特殊待遇,普通考生难以涉足。由于指标稀缺,导致非定向单位、地区的考生千方百计争取这些指标,黑中介就此介入,令招生过程弊端重重。

2002年,湖北省招生办突然调整定向生政策,规定考生不再与定向单位签协议,定向志愿只需加盖县(市、区)招办公章,定向指标被放在全省范围内凭分数竞争。

此举在该省定向单位中引起反弹,当时,武钢、湖北省电信公司等10余家单位取消了409个定向指标,一些考生被迫重新填定向表。

据当地媒体报道,湖北省招办当时态度颇为强硬:有关定向招生院校“若有意见,可以将定向计划转为非定向,但不得转出我省”。

据该省招办一位工作人员证实,2003年,湖北省进一步出台新政策,规定省属高校在省内不安排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也不接受外省省属高校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这实际上是在省内消灭定向招生。只有中央部委属高校可向湖北省投放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同年,教育部调整定向就业招生政策,将定向招生生源范围调整为面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考生。

就此,一些定向单位退出了国家部委直属高校的定向指标,仅保留省内的指标。

前述的庆阳化工公司,就退出了一类本科的定向,保留了二类本科定向指标。

查阅不少省区今年的定向招生政策,在省内的定向招生上,仍然保留着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做法。一位参与招生的人士说,这也是某些单位还保留二本定向招生指标的原因。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部委直属高校也缩减或取消了定向招生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证实,该校已经取消了定向招生计划。北京林业大学也取消了普通定向招生计划,仅接受国家下派的国防定向生招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定向生培养计划。

假定向方便之门

严格说来,定向招生也是按照成绩排名录取的。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不透明,就可能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或集体向考生勒索的途径。很多考生及其家长根本不了解其中的规则,只好乖乖交钱,换取录取通知书。

然而,在定向招生方式萎缩的同时,定向分配制度亦面临挑战,其渊薮正是那条20分降分录取的规定。

8月23日,北京某著名高校招生办公室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负责人对记者透露,他所在的学校,不少定向生是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学校的。从实际操作看,定向招生已经严重违背了向艰苦地区行业输送人才的初衷,转而变成学校或个人生财的途径。

“20分的空间,为一些人敲开了方便之门。”这位负责人说。

在他看来,目前定向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假定向和利用定向招生向考生收费。所谓假定向,就是考生利用一定关系,获取定向招生指标,而考生毕业后,并不到定向地区或部门服务。

“这需要疏通三方面的关系,第一就是学校招生办,第二就是主管招生办,第三就是定向地区或部门。”这位负责人说,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三家联合,卖掉定向指标,然后三家分成;或者学校招生办或主管招生办和定向地区或部门两家联合,与考生签订虚假定向协议,事实上是卖掉指标,收取费用。这种现象在地方院校中非常普遍。

他还解释说,严格说来,定向招生也是按照成绩排名录取的。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不透明,就可能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或集体向考生勒索的途径。很多考生及其家长根本不了解其中的规则,只好乖乖交钱,换取录取通知书。

“在定向招生中,成绩只要在控制分数线以上,玩的就是关系和金钱了。”这位知情人士认为,他所表述的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有证据显示,各级招生部门对于这个秘密并非完全不知情。

2003年7月,山西省招生办发出紧急通知,称该省招考中心近日查处了一家利用定向计划谋取私利的中介机构,相关院校将定向计划进行了调整,要求广大考生和家长警惕黑中介。

大约在同时,贵州省招办也发出通知,严禁“中介机构”参与定向生的录取工作,任何学校和单位不准利用定向招生向考生乱收费。

而教育部20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指出,考生要与定向就业单位签署并落实好符合有关规定的协议书,坚决制止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向考生收费。

肖学慧分析说,定向生招收本有合理性,但“不可思议的体制性变形”把它变成了个人或集体生财的途径,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变成奇货可居的紧俏商品。

谁来制约定向分配

“能制约他们的也只有档案。现在好多毕业生不在乎档案、户口,他不想来报到就不来报到,我们能拿他怎么办?”

更大的挑战在于,由于人才流动市场化的趋势,定向生制度已无法保障向艰苦地区输送人才的初衷。

“总有定向生到招生办打听违约会有什么后果,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后果,因为没有配套的措施”。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说。

清华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则介绍,定向生就业时,一般是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定向部门服务。但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定向地区或定向部门因特殊情况,不再需要定向生,定向生可自主择业。如果定向生拒绝到定向地区或定向部门服务,定向生须退还所得全部奖学金,补交学杂费,并向学校缴纳部分培养费。

一个事实是,补交学杂费和培养费并不能对定向生分配产生根本的制约。

“无非交3000元违约金,何况提出不回去,单位都会同意。”北京理工大学的小金说,学费都是自己出,也没有定向奖学金。同时,由于单位并没有向学校交纳费用,因此即便单位不同意,学校也不会把他派遣回去。

辽阳市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科长刘庆国则表示,即使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想按原则办事,他们手里也缺乏制约毕业生的手段。“能制约他们的也只有档案。现在好多毕业生不在乎档案、户口,他不想来报到就不来报到,我们能拿他怎么办?”

刘庆国说,定向招生初衷是好的,但效果不那么好,与现行的自主择业的机制有矛盾,“怎么办好,我们也在想。”

补贴替代定向?

胡星斗认为,国家应通过大力扶持、提供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到西部去,而不是通过定向就业的方式解决。

不可否认,目前仍有部分艰苦地区和重要行业需要通过定向招生满足人才需求,国防生招收就是这两年国家对各大高校下达的任务。记者看到了一份北京各高校招收国防定向生任务目录,清华、北大等各大高校都有国防生招收名额。

北京林业大学取消普通定向招生后,接收了国家下达的少数民族和国防定向生招收任务。今年北京林业大学须面向全国考生为西藏招收定向生40名。

“这个任务很难完成。”去年北京林业大学也没有完成西藏定向生任务,因为考生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定向协议中的年限规定又长达15年。部分报了定向志愿的同学存在先上了大学再说的心理。

今年20岁的小余同学现为北京一所高校二年级学生。去年,他所在高校四川录取分数线是518分,他考了480多分。按照该校规定,四川省定向生的录取分数可在518分的基础上降40分。

“毕业后我要到西藏工作,原则上工作年限不少于15年。”他说,因为家在农村,急于跳出农门,复读一年公费上学的可能性也不大,只好同意毕业后到西藏工作。

“我不想去,甚至想毁约。”他说,先挣点钱,以后毁约也有钱付违约金。

至于这个定向名额,他隐隐约约知道父母费了点周折,但具体情况,他表示一概不知。

北京林业大学接受的国防生招收任务因为是面向森林武警等冷门行业,虽然国家规定享受定向奖学金,也招不满学生。上述工作人员总结说,“以前是不透明,现在透明了,招了又麻烦。”

而其他一些大学的国防定向生招生则“挤破了头”。

从清华大学在各省区录取国防定向生的分数线看,有的省区竟在清华统招线之上,也有部分地区低于统招分数线5—6分。一位招生工作人员说,国防专业现在可以说是热门专业,又有奖学金,难免考生趋之若鹜。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胡星斗直言,定向招生制度应彻底废除。

“它所担负的历史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解决。”

胡星斗认为,国家应通过大力扶持、提供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到西部去,而不是通过定向就业的方式解决。特殊行业也是如此,政府如果提高这些特殊行业的人才待遇,这些行业还是能吸引到人才的。

学者肖学慧也认为,从总体上看,定向招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把人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单位,眼下已经不太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对定向招生今后的发展变化应慎重考虑。
参考资料: -1.asp

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

校企合作录取分数线为什么比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低

因为校企合作来说发展不算很成熟,而且认同度不够高,很多企业和学校在合作方式上,在学费收取上、在培养模式上都是有区别的,要区分校企合作好不好,也有几个标准:

1、学校是否为公办院校,学校专业合作的方向是否有前景。

2、企业实力,一般来说企业会给学校投建机房,课程置换等需要资金和师资,因此也要看企业的师资和资金。

3、合作形式,很多企业和学校是订单模式,那么后期学生的发展是会有很多限制,类似于很多定向专业。

高考录取线

一般来讲,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比如某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文史类招生计划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这就是录取线的划定方法。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划定方法也是这样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录取分数线

言晓网

以上就是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言晓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450分能上北京联合大学吗”相关推荐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官网地址 北京联合大学怎么样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官网地址 北京联合大学怎么样

一、北京联合大学学校官网网址北京联合大学学校官网:www.buu.edu.cn二、北京联合大学简介北京联合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10个学科相互支撑,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

2023-08-19 19:15:25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环境怎么样 北京联合大学学费贵不贵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环境怎么样 北京联合大学学费贵不贵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学费多少钱一年及各专业收费标准查询大约需要多少费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新闻传播学类学费为:100000元、社会学学费为:100000元、应用心理学学费为:100000元、食品科学与工程学费为:100000元、会计学学费为:100000元。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北京师范大

2023-08-19 02:03:00
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一、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1、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5432;2、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8209;3、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667;4、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

2023-08-19 19:34:20
河北459分能上二本吗
河北459分能上二本吗

河北本科第二批征集志愿名单河北本科第二批征集志愿名单如下:河北本科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有安徽财经大学、保定理工学院、大连民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院校。河北专科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有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保定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允许考生在第二批录取中选择未被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以下从三个角度对河北省本

2024-05-24 14:38:37
河北410分能上警校吗
河北410分能上警校吗

河北410分能上警校吗能。根据南京警察学院官网显示,2023年南京警察学院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为文史类本科二批410分,理工类本科二批385分。河北410分能上警校,可以报考南京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地处江苏省南京市。学院获江苏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督导协作优秀组织奖”等荣誉。河北省提前批警校名单河北省提前批警校名单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中国

2024-05-25 17:05:27
体育综合分570在山东能在二本大学上吗?
体育综合分570在山东能在二本大学上吗?

目前山东省内哪几所大学招收体育生?1、山东省内招生体育生专业的大学有很多。如青岛大学,依据青岛大学招生网发布的招生计划显示,2020年其体育教育(不分文理)专业在山东省内计划招生人数为36人。2、在山东省内找收体育专业的还有山东大学。依据其招生网发布的2020年招生计划显示,该年度其面向山东省内招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计划人数25人,学制为本科4年制。3

2024-05-27 01:21:47
联合培养本科和本科有区别吗?
联合培养本科和本科有区别吗?

全日制自考本科和统招生的区别首先你要搞清楚统招本科和自考本科的概念。(2)统招本科指全日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正规大学;(2)自考本科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自考文凭效力与个人的努力学习程度相关,成绩合格后由主考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大学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学信网可查,符合

2024-05-17 09:42:24
北京高考460分能上什么大学
北京高考460分能上什么大学

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

2024-05-26 21: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