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01:04:24 | 言晓网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 无锡学院 面向全国招生,在安徽、江西、河南、云南、四川、贵州 、山西、河南以及江西是 本科二批 招生,在其余已经将本科一批和二批合并的省份是本科 批次招生。
无锡学院(Wuxi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 江苏省人民政府 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21年2月2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的函,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1101亩,建筑总面积31万平方米;设有14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532人,在校本科生8440人、留学生276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联合培养 研究生350人。
所谓一本、二本、三本大学就是在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招生的学校或专业。每个批次都有不同的分数线要求,只有达到分数线要求才可以填报相应批次的学校和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 学科门类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532人, 高级职称 教师占比40.4%,博士化率达48.3%(其中专业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超过70%)。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特聘教授、省“333” 高层次人才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双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0多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 言晓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物联网工程
省星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拥有2个省级科研平台。
省级科研平台:江苏省物联网设备 超融合 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环境危害要素监测与评估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及 横向课题 等科研项目251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1000余篇。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及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共492项;教师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580余篇,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省哲社优秀成果奖1项。
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面向云数据灾备服务的运维服务综合管理系统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6920.97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2592个;拥有纸质图书 88.87 万册,当年新增12191册,生均纸质图书105.82册;拥有电子期刊109.30万册,学位论文415.10万册,音视频35608.87小时。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与中教国际签署《实施<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协议书》,与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 、英国雷丁大学等17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代顿大学等11所高校开展交换生和硕士生保荐项目,与英国考文垂大学、 英国密德萨斯大学 等开展中英联合培养3+1双学位项目。
无锡太湖学院招生办电话;0510-85502763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秉承“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无锡学院、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无锡太湖学院简介
学校位于无锡市锡山大道333号,毗邻锡东新城核心区、无锡高铁东站、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总面积33.5万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低碳校园。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留学生近300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700余人。
学校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有物联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法政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6个硕士点(与南信大联合培养)
42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金融工程等11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67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博士化率达64%。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特聘教授、省“333”高层次人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双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0多人次。
2024-04-20 22:50:38
2024-02-18 17:23:04
2024-02-18 16:10:50
2023-09-19 23:27:53
2024-02-22 21:40:19
2023-09-20 1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