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12:42:36 | 言晓网
贵州综合类公办学校有贵州大学、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安顺学院、凯里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阳学院、铜仁学院、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学校名 | 本专科 | 公民办 | 类型 |
---|---|---|---|
贵州大学 | 本科 | 公办 | 综合 |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公办 | 综合 |
安顺学院 | 本科 | 公办 | 综合 |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84万余册,电子图书374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39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万余人,研究生1.3万余人。现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6.11%。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故乡、以黄果树和龙宫而享誉世界的贵州省安顺市。1956年创建于安顺凤凰山麓,2001年8月由安顺农业学校、安顺财政学校、安顺卫生学校、安顺工业学校合并组建。2013年11月,以学校为依托成立安顺技师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8年3月,成为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22年1月,成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玉汝于成。近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能俱厚、有业乐业”的校训,传承“明理自强、知行合一”的校风,弘扬“教喻有节、修业不倦”的教风,发扬“笃行苦练、日臻新境”的学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言晓网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3月创办的黔东南农业合作干部学校,2001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州卫生学校、黔东南州财贸学校、黔东南州民族林业学校合并组建为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8月从凯里市区整体搬迁至凯里经济开发区。2017年9月丹寨万达校区开始招生。学院是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省“双高”校建设单位、省优质高职院校、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单位等。
办学规模:凯里主校区规划面积1503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8.19万平方米;丹寨万达校区300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556.0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58.41万册(含万达4.1万册),电子图书15.5万册。在编教职工695人,其中,正高24人、副高157人、博士(含在读)21人、州管专家3人。全日制在校生13813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员719人。
专业建设:学院突出“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办学重点,重点发展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三大专业集群和十个专业群,开办护理、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工艺美术品设计、畜牧兽医、旅游管理、会计、建筑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学前教育等高职开设专业46个,今年招生专业25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2个,国控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
以上就是言晓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言晓网。2023-08-23 05:39:57
2023-08-19 18:59:22
2023-08-18 12:56:51
2023-08-29 18:59:51
2023-08-20 16:49:54
2023-08-19 19:14:57